|
|||
新闻来源:江苏艾迪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2024.09.23 浏览次数: | |||
在科学研究的广阔天地里,一项名为CCK-8的实验技术如同一把钥匙,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细胞增殖与毒性的大门。这项技术,以其操作便捷、灵敏度高、重复性好等优点,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、细胞增殖测定、肿瘤药敏试验等领域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揭开CCK-8实验的神秘面纱,深入探索其原理、步骤与作用。 一、原理解析:WST-8的“奇幻之旅” CCK-8实验的核心在于一种名为WST-8的化合物。在电子载体1-甲氧基-5-甲基吩嗪鎓硫酸二甲酯(1-MethoxyPMS)的催化下,WST-8被细胞内的脱氢酶还原为具有高度水溶性的黄色甲瓒产物(Formazan dye)。这一过程宛如一场精妙的化学魔术,甲瓒产物的数量精确地反映了活细胞的数量,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直观、可靠的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方法。相较于传统的MTT法,CCK-8法无需洗涤细胞,避免了放射性物质和有机溶剂的使用,既简化了操作流程,又降低了对细胞的毒性影响,同时具备更宽的线性范围和更高的灵敏度。 二、实战演练:步步为营的实验操作 进行CCK-8实验,犹如指挥一场精密的战略行动,每一个环节都需精准把控。首先,我们将细胞种植于96孔板中,每孔注入约含有2000个细胞的100μL培养基。对于细胞毒性实验,每孔细胞数量则增至5000~10000个,具体数额依据细胞特性灵活调整。随后,根据实验设计,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刺激。经过适当的孵育期,我们向每孔注入10μL的CCK-8溶液。在37℃,5%CO2的培养箱中孵育1至4小时,甲瓒产物逐渐积累,其颜色深浅将成为判断细胞增殖与毒性的重要依据。最后,利用酶标仪测定450nm处的吸光度。 三、结果解读:数据的舞蹈 面对实验数据,我们需要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解读。细胞存活率的计算是关键一步,通过将各测试孔的OD值减去空白组的OD值,再取平均数并计算标准差,得出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生存状态。此外,通过绘制剂量-反应曲线,我们可以找到导致细胞存活率减半(IC50)或大幅降低(IC90)的药物浓度,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线索。 四、经验分享:实验高手的心得体会 成功的CCK-8实验离不开丰富的实践经验。种板细胞数量的选取需参照文献并结合预实验结果,确保细胞在实验结束时既不过度拥挤,也不稀疏分布。贴壁生长的时间通常设置为24小时,以保证细胞完全贴壁且实验安排合理。加药后的孵育时间需通过设置时间梯度预实验来确定,兼顾数据稳定性与OD值适宜范围,选出最佳时间点。 CCK-8实验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科学交响乐,从原理解析到实操演练,再到结果解读与经验分享,每个章节都奏响着严谨、创新与合作的旋律。掌握这项技术,我们就如同拥有了一把打开生命科学新领域的钥匙,得以深入探索细胞增殖与毒性的奥秘,为科研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灵感。 |
|||
本文共分 1 页 | 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