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
新闻来源:江苏艾迪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2024.07.24 浏览次数: | |||
在病理学实验室中,组织样本的制备是研究的基础。这一过程包括取材、固定、脱水、包埋、切片和染色等关键步骤。每一步都必须精确执行以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。下面,分享一些关于这些步骤的关键技巧和注意事项,希望对广大实验人员有所帮助。 取材是第一步,也极为关键。我们通常需要新鲜的组织样本,并尽可能避免挤压或牵拉,以免破坏其原有结构。取材时,需使用干净、锐利的刀具,并尽量迅速将组织放入适当的固定液中,以防组织变性。 接下来是固定步骤,目的是保留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性质,防止自我消化和腐败。常用的固定剂有福尔马林、醋酸、酒精等。需要注意的是:固定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组织过硬,影响后续切片;而固定时间过短可能无法完全固定,影响组织结构的保存。所以,根据不同组织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时间和方法至关重要。 脱水是为了让组织能与包埋介质相容。常规的方法是利用梯度浓度的酒精进行脱水,每个梯度停留的时间应适当,过短会导致脱水不彻底,过长则可能导致组织收缩过度。此外,每次更换脱水溶液时应轻柔操作,防止物理损伤。 包埋是将脱水后的组织置于熔融的石蜡或其他包埋介质中,待其冷却凝固后即可形成坚硬的块状物。包埋时要注意方向,确保目标组织处于合适的切面位置。同时,要避免气泡的产生,因为气泡会影响后续切片的质量。 切片是指将包埋后的组织块切割成薄片。这要求使用专业的切片机,并保持刀具的锋利。切片厚度一般在4-6微米之间,以保证足够的组织信息且透光性好。切片过程中要控制好速度和压力,确保切片连续、完整且没有褶皱。 染色步骤是为了使组织的某些组成部分在显微镜下可见。常用的染色技术有HE染色、免疫组化染色等。染色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染料浓度,适当的染色时间和温度。染色完成后,需要用适当的溶剂清洗掉多余的染料,然后进行封片,观察。 整个制片流程中的每一步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成像效果。因此,操作者需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,并时刻注意可能出现的问题,确保实验质量,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!
|
|||
本文共分 1 页 | |||